中心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动态 > >中国一乡一品,乡村经济的“数字新基建” | 新春展望

中国一乡一品,乡村经济的“数字新基建” | 新春展望

发布时间:2025-01-30 14:32 作者:adminotop

近年来,直播电商平台的崛起,让中国一乡一品从田间到指尖的数字化革命悄然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数字营销的变革,也是中国乡村经济命运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正是来源于中国一乡一品与电商营销的深度结合。

图片

传统困境:好产品为何走不出区域?
一直以来,乡村特色产品的销售链条极为复杂。从农户到收购商再到批发市场,然后再从零售商到消费者的手中,中间环节层层加价,也让利润被渠道商瓜层层分。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直播电商平台的介入,直接砍掉了中间环节,让农民和消费者真正实现“面对面”。团长团购的“产地直发”、电商平台的“溯源直播”、淘宝电商的“村播计划”,本质上都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分散的农户与全国市场连接起来。
可以说,“超短链”模式,不仅让农民收入翻倍,更让消费者以更低价格买到更新鲜的产品。
直播电商的“点石成金”,离不开三大核心逻辑
直播电商:从“卖产品”到“讲故事”
一块手机屏幕,一场田间直播,就能让藏在山沟里的特产走向全国。
贵州毕节的90后小伙张俊杰,通过抖音直播刺梨采摘过程,单日销售额突破百万。
他的成功并非偶然——直播镜头里,金黄的刺梨果挂满枝头,农民现场切开果实展示汁水,再配上“维生素C含量是柠檬的100倍”的科普,瞬间点燃观众购买欲。

图片

 
我们拆解下这背后电商逻辑,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场景化效应。消费者不仅买产品,更买背后的“乡村故事”和“新鲜体验”。
二是,信任背书效应。实时展示生产环境,打破“农产品真假难辨”的疑虑。
三是,冲动消费效应。限时优惠、现场试吃等玩法,刺激即时下单。 
掌握大数据: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我们以新疆特色产品为例,新疆干果过去主要靠线下渠道销售,商家常因盲目囤货导致滞销。而拼多多通过分析用户搜索数据发现,2022年“无糖杏干”的搜索量暴涨300%,立即向喀什农户反馈需求。当地迅速调整生产,推出低糖版杏干,3个月卖出50万单。

图片

在这背后,其实依靠的就是大数据的力量
我们可以依靠大数据可以精准选品,通过消费趋势预测,指导农民种植高附加值作物。
我们也可以依靠大数据可以智能定价,动态监测全网价格,避免恶性竞争。
依靠大数据,还可以做到库存优化,根据销售预测,提前调配物流资源,减少损耗。 
品牌化升级:从“土特产”到“网红爆款”
2024年,我们曾在福建宁德进行调研,宁德的海带曾经只是菜市场的“论斤称”产品。当地农户与电商平台合作后,推出独立小包装的“即食海带丝”,主打“低卡零脂”概念,在健身圈爆火,价格从每斤8元跃升至20元。
这背后的关键,是通过电商积累的用户评价和复购数据,反向推动产品标准化、包装时尚化。
挑战与破局:数字化营销的“最后一公里”
尽管成绩斐然,“一乡一品”仍需要解决很多现实电商赋能问题,比如物流成本高的问题,偏远地区冷链物流覆盖率不足,生鲜产品损耗率超20%
再比如,标准化难题的问题,同一批次的农产品规格、口感差异大,影响复购率。 
此外,农业产业直播电商人才短缺,懂种植的农民不懂运营,而懂运营的年轻人则不愿回乡。
这些,都需要中国一乡一品去解决和完善。  
2025年,中国一乡一品在电商的破局之道,也将探索一些具体的农业产业电商带的问题。比如,如何同政府企业共建基础设施、如何加强“新农人”培育计划的事实、如何使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全产业链条等等,这些既是摆在农业产业电商面前的机会,也是中国一乡一品解决农业电商破冰的新机遇。
一乡一品,乡村经济的“数字新基建”
随着5G、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特别是DeepSeek之类国产智能大模型的普遍应用,中国一乡一品对农业电商的赋能将更趋深入,虚拟现实(VR)沉浸式购物、AI智能种植、社区团购2.0等产品也将逐步实现。
中国一乡一品与农业电商平台的融合,也必将成为乡村经济的“数字新基建”。“一乡一品”与乡村数字经济的结合,本质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变革,它打破了地理边界,重构了产销链条,也重塑了城乡资源的分配方式。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一乡一品对于农业电商模式的创新,更是数字时代对乡村价值的重新发现。
作者 | 郑长宁 (现为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中心副总干事、中国一乡一品北方数字经济中心管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