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动态 > >满怀信心的奔赴星辰大海 | 学习心得体会

满怀信心的奔赴星辰大海 | 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5-02-24 14:43 作者:adminotop

近日以来,我深刻学习和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股澎湃的心绪,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民营企业既是参与者,更是创新引擎。作为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负责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数智化工作的从业者,我将结合自身实践与行业趋势,从政策机遇、品牌建设、数智赋能、使命责任四个维度分享心得体会。

一、政策引领:锚定乡村振兴的“星辰坐标”

当前,国家政策持续释放乡村振兴的战略红利。2025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政策导向明确要求通过品牌化、数字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强调“塑造一批品质过硬、带动力强的区域公用品牌”,这与我们当前的核心业务高度契合。

作为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的实施单位,我们需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未来,我们需进一步强化对政策的敏锐度,在乡村振兴这个宏伟国家战略中找到精准定位,以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生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二、品牌建设:锻造乡村振兴的“价值内核”

区域公用品牌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其核心在于将地域特色转化为可持续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中国一乡一品通过“文化挖掘+品质升级+IP运营”三维驱动,助力多地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跃升。

图片

1、文化为魂,激活品牌基因。“一乡一品”的本质是讲好乡土故事。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品牌赋能需深度挖掘地域文化IP,将历史记忆、地理特点、民俗文化、非遗技艺融入产品设计,形成差异化认知。

2、品质为基,筑牢品牌信任。品牌建设离不开标准化体系的支撑。以“盐碱地鲜米”、“华容芥菜”等为例,通过制定产品的全产业链和生产标准,建立“从田间到货架”的品控闭环,区域公用品牌溢价率提升40%。我们团队在实践中发现,联合科研机构制定高于国标的团体标准,并引入区块链溯源技术,品牌复购率显著提升。

3、市场为翼,拓宽品牌边界。品牌价值的释放需借助多元渠道。通过“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子品牌”模式,既统一对外输出区域公用品牌的公共背书,又帮助和鼓励企业开发贴近市场的产品,实现“母品牌赋能、子品牌创收”。

、数赋能:构建乡村振兴的“智慧引擎”

数智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从智慧农业到全产业链数字化集成,技术正在重构区域特色产业生态。我们团队在实践中发现,以发展区域公用品牌、提升特色产业的数字化为例,需聚焦三大路径:

图片

1、数据链条贯通:利用溯源技术确保品质可信,如中国一乡一品数字身份证通过产品数字化评价体系实现产品品质背书和可查询;

2、精准营销创新:通过直播/私域电商、虚拟数字人主播等工具拓展市场,越来越多的乡村土特产借助数字化渠道突破销售瓶颈即是例证;

3、产业协同升级:搭建数字化平台整合产业供应链上下游,如常德米粉产业数字化平台整合米粉厂家、冷链物流、米粉门店,实现产业数字化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需兼顾“效率”与“温度”。例如通过AI优化种植方案提升品质,同时保留传统制作工艺的文化价值,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平衡。

、使命责任:扛起乡村振兴的“时代担当”

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企业需“发挥自身优势,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我们的实践表明,社会组织和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可概括为三个“联结”:

图片

1、联结政府与市场:作为政策落地的桥梁,社会组织和企业都需要在品牌建设、产业融合中发挥枢纽作用。例如,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通过“政府+国企+民企”模式打造“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品牌突围;

2、联结技术与乡土:社会组织和企业须将前沿技术适配乡村场景。例如深农投以“数智”创新助力“百千万工程”,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流通、交易等全产业链中积极探索标准化、数字化,有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联结传统与未来:通过产品创新激活产业活力。中国一乡一品数字身份证代表品牌“甜老虎辣椒酱”以小瓶装、小包袋装的创新形式来保证鲜香和卫生,增加个性化元素来吸引、留存用户,以年轻化设计打开新市场,通过打造长沙网红店的概念,成为湖南特产伴手礼的文旅创新产品逻辑满足游客送礼需求,以此提高客单价和品牌溢价,这正是民企创新力的体现。

一乡一品是“长期主义”。乡村振兴更非一朝一夕之功,品牌培育、数字赋能、人才培养、利益共享等方面都需要我们持续投入。

、奔赴未来:以信心与创新照亮征途

图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以“星辰大海”的视野谋划一乡一品的工作:

1、坚定信心:政策支持、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三重利好叠加,乡村正成为数字经济的新蓝海;

2、创新破局:从“数字化+品牌”到“AI+农业”,持续探索跨界融合的新模式;

3、生态共建:联合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社构建“产学研用”新生态。

我们将以民营企业座谈会讲话精神为指引,以区域公用品牌为舟、以数字化为桨,在乡村振兴的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当一个又一个区域公用品牌成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载体,当数字化技术打破城乡资源壁垒,我们便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书写独特篇章。正如总书记所言,“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政策东风的助力下,满怀信心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杜亮(中国民贸一乡一品产业促进中心数智科技部部长、中国民贸一乡一品(天津)数字经济产业中心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编辑:中国民贸融媒体工委